使用 AI 工具實時跟蹤和分析呼叫結果
來源:
捷訊通信
人氣:
發表時間:2025-09-26 14:49:00
【
小
中
大】
一、實時跟蹤核心模塊
(一)呼叫狀態動態監測
- 實時采集呼叫全生命周期數據,包括呼叫發起時間、接通狀態(接通 / 未接通 / 占線 / 拒接)、通話時長、掛斷方(主叫 / 被叫)等基礎信息,通過 AI 算法剔除異常數據(如誤撥導致的 1 秒內掛斷)
- 建立狀態預警機制:當未接通率超過預設閾值(如 30%)、平均等待時長超 50 秒時,觸發實時告警,推送至運營管理端(短信 / 系統彈窗)
(二)關鍵指標實時計算
關鍵指標實時計算涵蓋三類核心指標。在接通效率方面,核心指標為接通率和平均等待時長,其中接通率通過接通數除以總呼叫數計算得出,平均等待時長則是等待時長總和除以接通數,兩類指標的更新頻率均為 10 秒 / 次。在通話質量方面,核心指標包括語音清晰度評分和斷線率,語音清晰度評分基于語音識別(ASR)的信噪比分析獲取,斷線率通過斷線數除以接通數計算,這兩類指標會在通話結束后實時更新。在座席效能方面,核心指標是座席接通率和平均通話時長,座席接通率為座席接通數除以座席接起呼叫數,平均通話時長是座席通話總時長除以接通數,更新頻率為 1 分鐘 / 次。
二、智能分析核心流程
(一)數據采集層
- 多源數據整合:對接呼叫中心系統(如 Avaya、 Genesys)獲取通話記錄,同步 CRM 系統獲取用戶標簽(客戶等級、歷史需求),接入語音網關獲取音頻流數據
- 數據預處理:通過 AI 工具完成音頻轉文字(ASR),準確率達 95% 以上;對文本數據進行分詞、去停用詞(如 “嗯”“哦”),對數值數據進行標準化(如時長統一轉換為秒)
(二)深度分析層
- 關鍵詞提取:自動識別高頻關鍵詞(如 “退款”“投訴”“產品故障”),統計各關鍵詞出現頻次及關聯業務類型
- 情感傾向判斷:基于 NLP 算法對通話文本進行情感評分(-10~10 分,負分代表負面情緒),識別用戶不滿語句(如 “再也不買了”“投訴你們”)并標記
- 意圖識別:分類用戶呼叫意圖(咨詢 / 辦理 / 投訴 / 建議),準確率達 90% 以上,如識別 “如何修改收貨地址” 為 “業務辦理 - 地址修改”
- 轉化效果分析:關聯后續業務數據(如銷售呼叫后 24 小時內下單率),分析不同話術、座席的轉化能力
- 問題歸因分析:針對高未接通率,AI 自動分析原因(如時段集中在下班高峰、號碼被標記為騷擾);針對高投訴率,關聯高頻投訴關鍵詞定位業務痛點(如 “物流延遲”“售后無人處理”)
三、可視化與應用場景
(一)實時可視化展示
- 管理儀表盤:以 BI 工具(如 Power BI、Tableau)搭建實時看板,展示核心指標趨勢圖(如 24 小時接通率變化)、區域呼叫分布熱力圖、座席效能排名榜
- 單通呼叫詳情頁:點擊任意呼叫記錄,可查看通話文本、情感波動曲線(按時間軸展示每段對話的情感評分)、關鍵信息標簽(如 “用戶投訴物流”“座席未解答問題”)
(二)典型應用場景
- 客服質量管控:實時監控座席通話中的負面情感占比,當用戶情感評分低于 - 5 分時,自動推送提醒至質檢人員,可實時介入指導
- 銷售策略優化:分析高轉化通話的話術特征(如 “強調限時優惠” 出現頻次高),生成話術模板推薦給銷售團隊
- 業務問題預警:當 “系統故障” 相關呼叫量 1 小時內增長 50%,自動觸發技術部門協同處理流程
發表時間:2025-09-26 14:49:00
返回